欢迎来到招商宝-家居建材招商、家居建材加盟、家居建材代理门户网站!
[登录] [经销商/企业免费快捷注册] 招商服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二维码 网站地图
在线申请
我要加盟
我要招商
微信联系
官方公众号
商务合作
商务合作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电子商务>>
互联网+给LED产业发展带来的哪三个新机遇与目标?
来源: 时间:2015-10-17 浏览量:698 发布者:招小宝
招商宝
招商宝 查看详细加盟信息 > 标签:招商宝加盟 门店数量:100-300基本投资:10-20w

灯饰加盟 9月25日,LED照明行业相关人士参加了行业论坛峰会,在会上专家纷纷发表对行业目前发展情况的看法及对未来的看见,以下内容为嘉宾对我国LED行业现状及发展的言论:


 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LED显示应用分会理事长关积珍:我国LED显示应用行业总体规模持续提升我国LED显示应用行业总体规模正在持续提升。LED产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,目前处在产业调整阶段。从产业总体规模看,2014年全行业年度市场总额300亿元,比2013年增长10%。


  从产品构成看,2014年181亿元销售总额中,显示屏产品的销售占全部销售额82%,LED照明及其他LED显示应用产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18%。


  LED显示屏销售总额中,户外LED显示屏的比重逐年提升,占显示屏总销售额60%左右,室内显示屏占40%。


  从产品出口看,我国显示屏占有一定优势。2014年,LED显示应用产品出口额为36亿元人民币,占全部销售额20%左右。


  从市场总体发展看,四个方面值得关注:室内外小点间距高密度LED显示产品发展迅速;创意、广告等市场不断提升和扩大;国际市场稳步发展;新兴显示产品不断引领市场发展,应用领域不断扩大。


  从行业总体发展看,受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形势影响,LED行业整体增长幅度进入调整期,资金供给和投入不足使行业内众多企业面临市场和资金压力。材料、封装、驱动、控制等技术,对生产、市场布局带来冲击。小点间距、高密度产品技术受集成电路技术、驱动控制、电源技术及可靠性方面的挑战。


  LED行业的发展要从四方面下工夫:重视专业化分工,LED产品的产业链建设,产业规模提升;强调多领域合作,多产业联合推进;自主创新,创新驱动和引领市场;推动品牌建设与发展,有战略视野。


  赛迪智库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葛婕:互联网+给LED产业发展带来的三个新机遇


  1、智能可穿戴。预计2015年,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35.6亿元,2016年将突破228亿元,其中LED在手表、手环、眼镜、头盔、服装等方面都有发展机会点。


  2、智能家居。2012年,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600亿元,预计2013年至2020年平均增长率将达25%,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500亿元。随着低碳节能生活方式成为潮流,预测中国智能照明市场有望在5年内达到1000亿元。除智能照明外,数字电视、安防领域,也会用到LED照明,预计2015年红外LED在安防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252亿美元。


  3、智能网联汽车。车用LED照明利润率较高,2014年到2018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%。整个汽车运用到车灯的有20多种,除LED照明的汽车外,车表盘的背灯,实现车联网后还有可见光通讯,这些都有潜在市场。


 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集成电路处处长任爱光:我国LED行业投资热现象消退 逐步向其他行业拓展LED行业从2009年开始就出现投资过热现象,2010年、2011年大量资金涌入行业导致产能过剩,经过2013年、2014年的发展,行业慢慢走向平稳之路。


 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,我国LED芯片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越来越小。LED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摩尔定律,另一方面其应用在其他行业不断拓展、延伸,例如从室外光源向生物和农业等领域不断渗透。


 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琳:
移动互联网将是LED行业发展的下一个目标

 

  2015年LED行业并购超过25起,跨境并购也会成为一种趋势,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。在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阶段,LED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正进行多元化的布局,移动互联作为下一个目标将受到瞩目。
 

标签: LED产业
招商宝版权与免责声明
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招商宝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“招商宝”独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 使 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招商宝”。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2.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稿件,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其他媒 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违反者本 网 也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3.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:0592-7761730 4.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。本站为网友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