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招商宝-家居建材招商、家居建材加盟、家居建材代理门户网站!
[登录] [经销商/企业免费快捷注册] 招商服务 微信 微信二维码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二维码 网站地图
在线申请
我要加盟
我要招商
微信联系
官方公众号
商务合作
商务合作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市场观察
火锅堪称餐饮届“扛把子”! 去年全国人均消费88元,仅次于中餐
来源:科技商报网 时间:2019-06-03 浏览量:1401 发布者:招小宝
招商宝
招商宝 查看详细加盟信息 > 标签:招商宝加盟 门店数量:100-300基本投资:10-20w

  近日,某火锅产业大会高峰论坛上,发布了两项报告:火锅食客消费行为调研报告和《中国火锅行业发展白皮书》:去年,全国火锅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0.8%,人均消费达到了88元,仅比中餐人均消费少2元。麻辣和香辣味型仍是火锅界“主流”,菌菇、酸辣、白汤和番茄四种味型增长迅速。

  而在消费群体方面,火锅消费的主力军仍是80后,90后、00后,值得高度关注。

  当西餐、日料、韩国烤肉、东南亚菜系逐渐在中国餐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火锅还能继续辉煌吗?

  

 

  消费群像年轻化,创意火锅越来越多

  而随着火锅消费人群的年轻化,受到拍照发朋友圈等网红经济影响,打造“爆品”成为一些火锅创新的主导思想,如奶茶火锅、冰淇淋火锅,包括榴莲、点心等进入火锅的“脑洞”创意也层出不穷。

  《中国火锅行业发展白皮书》中透露,2018年餐饮总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,而火锅餐饮又以高标准化的独特业务模式,成为餐饮细分中最大品类,并以超过餐饮行业水平的速度持续增长。报告认为,未来火锅的品类还将更加多元化、细分化,经营也趋特色化。

  

 

  为了迎合年轻化群体,深化游客们对于重庆火锅的城市印象,不少商家爆出“花式”创新。去年,一则新闻火爆全网——在重庆沙坪坝,为了迎合重庆人爱吃火锅的形象,为了让景区更具特色,景区的负责人装修了一款四宫格红汤温泉池,里面还有一些白菜辣椒等道具。完全就是放大版的“红汤火锅”,很多游客也因此慕名而来。

  重庆,火锅,温泉,这三大关键词也由此产生了奇妙的“化学反应”,游客们再一次对于重庆这个“温泉之都”和“火锅发源地”有了更深刻的印象,甚至把重庆旅游业推向了一个小高峰。去重庆,泡完温泉吃火锅,成了游客们来重庆观光的固定环节。

  

 

  环境菜品精细化,火锅餐饮需要有文化、更时尚

  深究火锅的产业趋势,一线餐厅更有发言权。何建康是一名“火锅老兵”,出师于重庆火锅“黄埔军校”小天鹅,后有先后成功经营了几家火锅店,如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火锅品牌——一斗鲜品火锅,以及多元化发展的餐饮公司。

  何建康告诉记者,上世纪90年代,火锅的主要市场还在川渝地区。成都和重庆两地的火锅在竞争中逐渐探索出火锅底料、调料的精细化,火锅的价格比拼也日趋激烈,让这一餐饮形态更加大众化,年轻化,时尚化。

  

 

  一些餐厅则尝试用更精致的餐饮打动消费者。一斗鲜品火锅在成立之初,就摒弃了重庆火锅老传统的“街边大排档”模式,而是选址讲究,在空间设计上更是花费重金打造了一个以古典素雅、轻奢舒适为主的火锅餐厅,菜品方面更是精益求精,不但用料讲究,如腰片、鹅肠、毛肚等特殊食材更是讲究“新鲜”,从取材到运送再到上桌,整个环节高效合理,力求食客们口感上的“精致”。

  何建康认为,火锅文化并不是粗放的,而是随着人群的年轻化,越来越需要更“精细、精致”,这样才能满足新生代消费人群的就餐需求,给火锅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思路。

  市场多元化发展下,重庆火锅品牌意识需要加强

  

 

  随着重庆的城市名片声名远播,火锅这一文化符号更是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餐饮。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看好这片肥沃的“火锅沃土”,纷纷拿出各家的“看家本事”想要在重庆争夺一席之地。

  重庆是一座具有包容性的城市,重庆人更是热情好客,敢于尝试新鲜事物。因此,在这里,火锅行业无论是食材还是底料,都更多元化,甚至开始国际化。例如,冬阴功火锅、泰式火锅等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重庆各大商圈涌现,且门店客流量相当不错,成为很多年轻人愿意尝试的选择。

  对此,何建康给出自己的看法,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火锅市场中,品牌是吸引消费者最为关键的因素。所以,应加强品牌建设,以继承地道重庆老火锅为宗旨,依托重庆传统麻辣味型为核心的餐饮特色,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体系,引领重庆火锅走向高端。(*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)

标签: 重庆火锅品牌
招商宝版权与免责声明
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招商宝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为“招商宝”独家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 使 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招商宝”。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2.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稿件,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其他媒 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违反者本 网 也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3.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:0592-7761730 4.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。本站为网友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